绿联 绿联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及产业地产市场资讯(3月第①期)

发表于:2022-03-10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动态

工业用地出让情况

2022年1月份,粤港澳大湾区一共出让66宗工业用地;其中,M2和W1各有一宗、M1/W1有三宗,其余均为M1。

作为2022年首月,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工业用地出让情况较好,其中4号和29号成交量最高,均为8宗;在各城市中,惠州以25宗成交数占据首位,出让面积达1,861亩,总成交额94,506万元;1月份工业用地出让总成交价为276,273万元;出让总面积为2,423,313㎡(约3,653亩);每亩均价约为76万元;平均地面地价为1140元/㎡。

产业政策动态

2月17日,广州市发布《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根据该规划,广州将实施上市挂牌“科创领头羊”工程,联合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新三板华南基地、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等机构,推动企业对接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新三板创新层、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争取5年内推动不少于60家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2月18日,十二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提出五个方面18条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具体措施,包括: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政策。具体看来,《通知》提出,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将2021年四季度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延续实施6个月;2022年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领域等。通知提出,进一步突出企业投资主体作用,基础电信企业要将提升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作为“十四五”投资重点,按照“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目标分解年度投资计划,确保落实到位。鼓励各类融合基础设施企业和相关行业单位新增建设投资向中小城市倾斜,发挥信息服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形成更多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圈。引导各级政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倾斜,优化支出结构,着力补齐短板。

2月22日,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方案提出,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开展钠离子电池、新型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集中攻关超导、超级电容等储能技术,研发储备液态金属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突破电池本质安全控制、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多级防护结构及关键材料、高效灭火及防复燃、储能电站整体安全性设计等关键技术,支撑大规模储能电站安全运行。全球储能市场展望,2020年全球用电量约26.8万亿度电,平均每天用电量734亿度电。假设全球每天有20%用电量需要配套储能,则储能规模达1.5万GWh。并且随着全球用电量上升,储能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打开。通过对全球各个细分领域的储能市场规模测算,预计2021~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50%。

2月23日,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同意在京津冀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同时在算力枢纽内进一步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具体承担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此前,我国已经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规划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东数西算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预测未来5年或将带动每年千亿元投资规模。西算将拉动适度先行的数据中心土建、机房配套设施、绿电等需求,其次随着下游需求起量,服务器等数通设备上架;中长期角度,东数将驱动东部IDC竞争格局优化、稳定盈利水平,东西数据流转的过程中也将出现新的云上业务机会。东数西算和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发展路径是一致的,核心是服务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同业态和算力场景的需要。

2月23日,深圳市科创委对外发布了《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高新区内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13.67%,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数为900家,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数为260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7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为5000家,上市企业数为2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820亿元,营业收入31800亿元。
《规划》重点部署了“自主创新能级跃升工程”“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创新创业生态优化工程”“绿色低碳园区示范工程”“开放协同发展引领工程”等五大工程。其中,“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提出以高新区为主阵地,着力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打造更具卓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高地,为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强有力基础。

3月2日,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提供2025、2035发展目标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掌握质量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突破一批检验检测新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检测设备,形成一批重点产业标准及认证方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到2035年,基本建成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与安全保障相适应的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体系,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良性发展局面。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关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3月7日,《东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实施方案》发布

方案计划加大产业空间供给力度,推广新增产业类项目“标准地”供应,力争2022年内实现市级重大发展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范围内30%以上新供产业类项目用地实行“标准地”供应。

产业活动情况

2月15日,2021中国汽车整车累计进口量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德国、日本、美国

据“中汽协会数据”微信公众号2月15日消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整车累计进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德国、日本、美国、斯洛伐克、英国、瑞典、泰国、匈牙利、奥地利和意大利。与上年相比,日本和泰国进口量有所下降,其他国家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增速均超过70%,表现更为突出。2021年,上述十国累计进口整车92.1万辆,占汽车整车进口总量的98.1%。

总体来看,2021年,中国汽车整车累计进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累计进口整车92.1万辆,占汽车整车进口总量的98.1%。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经济活动的范围不在仅限于部分地区,交易超越国界,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汽车行业也是如此,汽车进口、出口都推动着行业的发展,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前,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加快驶入发达国家市场。

新能源车国内市场行业高景气持续海外补贴政策料加速落地。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3.1万辆,环比下降18.6%,同比增135.8%,符合预期。国内市场,行业高景气持续;海外方面,补贴政策料加速落地,美国市场有望重回高成长,欧洲市场在逐步趋严的碳排放新规下预计将保持高景气。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


       

2月16日,央地联动力推科技成果加快落地

新年伊始,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再次迎来政策红利。从科技部门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超40只,规模达700亿元。多只子基金顺利“毕业”后,再次布局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国家将优化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研发机制,支持国家、地方及行业各类基金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子基金。除了资金链,北京、重庆、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密集出台细则方案,着力从产业链、服务链和人才链全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月22日,腾讯云携手信通院联合发布《超低延时直播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2021年初,以腾讯云为主的一些云厂商,通过对开放的WebRTC技术优化,同时融合边缘计算等全新的资源升级对传统的CDN技术架构进行优化改造,最终演化出来的超低延时直播技术,填补了传统直播CDN和实时音视频产品服务的不足,将传统直播延时降低90%以上。

3月2日,广东省发布《2021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28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234美元),增长7.1%。在这背后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特别是实体经济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24369.6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0219.19亿元,增长8.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3.0%,这比2020年第二产业贡献率(33.7%)提高了9.3个百分点。此外,第三产业增加值69146.82亿元,增长7.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2.8%。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40.4:55.6,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2021年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恢复并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体现了我省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同时,也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成效,特别是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部署和发展,不断挖掘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进一步激发了我省产业的强劲韧性和活力。”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李志坚表示。

基础设施情况

2月18日,发改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2月18日,发改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

政策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引导电信运营商加快5G建设进度,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

加快实施大数据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家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保障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土地供应,支持产业用地实行“标准地”出让,提高配置效率;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按程序合理转换,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

2月19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

《措施》围绕建设全球重要商贸中心战略定位,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商业和消费高质量发展,提出集聚全球优质商业资源、培育创新型领军商业企业、打造多元多层次消费新场景等共8个部分26项具体措施。
《措施》提出,深圳将加快福田中心商业区、后海超级商业区和罗湖核心商圈建设,打造集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景观于一体的世界级地标商圈;高标准建设华强北步行街、香蜜湖国际高端消费区、深超总核心商圈等一批重点商圈;支持商圈建设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2月24日,住建部将大力推进“新城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2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要大力推进“新城建”,即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体系,全面推进智能市政、智慧社区、智能建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打造示范基地,加快“新城建”项目落地。

此次住建部部长的表态,意味着我国将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动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社区、智能建造等在内的“新城建”项目落地。通过推进“新城建”,拓展投资需求空间,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开工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相关文章

10-02战略合作|谢岗镇人民政府与慧联产研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03-18“新质生产力”新解读,三大方向锁定关键发展领域

12-24绿联产服中心荣获东莞私募行业优秀服务平台

12-24热烈祝贺绿联产服提供运营服务支持的寮盈慧谷(商会大厦)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12-31数字赋能·共话信息科技产业未来